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啥信號?
比特派app下載安裝-比特派官網版app下載最新版本2023 【官網下載地址:bitple.top】請復制手機瀏覽器打開! 比特派是全球領先的多鏈錢包,支持 BTC/ETH/EOS/USDT 等多種區塊鏈資產,本站是專為移動端用戶開發,支持最新安卓手機,支持簡體繁體bltple258。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啥信號?
來源:中新經緯
近日,河南、湖北、廣東等多地的中小銀行發布公告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
在調整之前,部分中小行的五年期整存整取產品利率最高能達到4%,本輪調整后,該產品利率降至4%以下,還有的中小銀行三年期整存整取產品利率已降至3%以下。
本輪中小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影響幾何?未來銀行存款利率是否還會繼續調整?
存款利率調整幅度不同
“50元起存,存入期限5年,利率達4%,存款期限3年,利率達3.5%。”這是深圳坪山珠江村鎮銀行今年1月展示的產品利率。數據顯示,存入10萬元,5年到期利息達到2萬元。
4月11日,該行發布了調整定期存款利率的公告,即日起,該行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調整為2.15%、2.75%、3.4%和3.9%。

近日,多地中小銀行傳來部分存款產品利率下調的消息。據河南省農村信用社官網顯示,4月8日起,活期存款掛牌利率為0.25%,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為1.40%、1.65%、1.9%、2.4%、2.85%、3.00%。一年、三年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期存款掛牌利率為1.43%、1.69%。
中新經緯查詢發現,河南多家農商行于4月8日當日發布了調整人民幣存款利率的公告。如新蔡農商銀行、羅山農商銀行、正陽農商銀行等均將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由今年1月的2.25%、2.7%、3.3%下調至1.9%、2.4%和2.85%。
此外,據中新經緯梳理,湖北的武穴農村商業銀行、黃梅農商行、羅田農商行,廣東的南粵銀行、廣州銀行、澄海農商銀行,陜西銅川印臺恒通村鎮銀行,內蒙古的包頭市昆都侖蒙銀村鎮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均在近期下調了存款產品利率。
下調原因幾何?
2022年,銀行業出現兩次存款利率下調。第一次是2022年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這一要求并非強制,但作出調整或將對銀行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有利;第二次發生在2022年9月,彼時多數國股大行自發下調了存款掛牌利率。
對于本輪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業內人士認為,是對2022年9月存款利率下調的延續。部分中小銀行今年“開門紅”期間階段性上調了存款利率,現在只是將利率進行回調。
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分析稱,在2022年9月中旬部分全國性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之后,2022年9月下旬、2022年11月、2023年1月、4月多家中小銀行下調了存款利率。在中小銀行跟進大行下調存款利率的過程中,2023年春節前夕,部分中小銀行還曾階段上調存款利率以攬儲。4月8日部分中小銀行再次下調存款利率,其中有些銀行可能是將為攬儲所上調的利率調回原來水平。
“2022年兩次調整中,共性是中小行調整動力不足,最終都是大行率先發起,并非所有中小行都有所跟進。因此近期市場上存款利率的下調預計是中小行針對9月的補降。”中泰證券戴志鋒團隊表示。
另外,戴志鋒團隊進一步指出,本次調整機制或從激勵性改成懲罰性,如果定價上限沒有下調,對其MPA或帶來不利影響。
有中小行人士對中新經緯表示,該行接到了監管的口頭通知,(存款利率調整)和MPA考核掛鉤,銀行可以自主選擇。“分數低和存款利率調低可以自己選擇,我們比較重視評級,所以把利率調整了。”
一位村鎮銀行工作人員對中新經緯透露,該行是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自主進行了調整。“因為我行主要是‘支農支小’,現在貸款利率都在降低,利差也在縮小,我們的存款做得還可以,所以就把部分存款產品利率進行了下調,要保自己的收入。”
還會繼續降嗎?
存款利率是否還會繼續下降也是不少儲戶關心的話題。4月11日,中新經緯以客戶身份撥打國有六大行客服電話,客服人員均表示,近期存款產品掛牌利率并無變化。但也有大行4月起在北京地區的部分存款產品利率下調。
交通銀行北京分行營業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自4月1日起,交通銀行北京地區整存整取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有下調。1萬起存和5萬起存的三年期產品由原來的3.1%和3.25%分別下調至3.05%和3.1%;1萬起存和5萬起存的五年期產品由原來的2.9%和3%分別下調至2.7%和2.8%。
展望下階段,戴志鋒認為,一是政策層面存款約束機制將繼續加強,同時市場傳導機制有待優化;二是預計對存款的基準利率短期調整會比較謹慎,有制約因素;但針對目前銀行負債端剛性問題,浮動利率上限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三是銀行存款利率預計會緩慢下行。
“負債端剛性影響銀行降低信貸成本的積極性,監管仍有動力進一步壓降銀行負債成本。”戴志鋒表示,如果銀行資產端利率是浮動的,而負債端成本是居高不下的,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凈息差的壓力會壓縮銀行利潤,一方面銀行降低信貸成本的動力不足,不利于實體經濟復蘇,另外一方面在息差壓力下,部分銀行或提升風險偏好,不利于金融系統穩定。
中新經緯梳理了24家已披露2022年年報的上市銀行,24家銀行中,僅江陰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凈息差較上年末有所上升,其余22家均有所下降。多家銀行在年報及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凈息差下行壓力依然是2023年經營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光大銀行行長王志恒在發布會上指出,存款成本的控制,是今年整個營收、利潤增長的重要內容,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持續推動存款成本管控。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毅表示,在負債結構上,把活期存款營銷和拓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同時,控制高成本存款占比,包括協議存款、5年期以上高成本存款。
“從今年來看,集團息差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張毅說道,從人民幣端口來看,LPR下調對銀行今年的影響將大于去年。就中國銀行來說,人民幣貸款重定價占比超90%。從外幣息差來看,今年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步伐會放緩。
郵儲銀行副行長張學文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該行將把壓降付息成本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壓降付息成本的突破口主要體現在三項措施:一是通過加強財富管理體系建設,優化AUM結構;二是繼續壓降兩年期、三年期的存款,更多引導向財富管理;三是通過不斷優化利率授權,推動差異化定價。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2023年,隨著宏觀經濟恢復和有效融資需求回升,銀行體系對資金需求量將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穩定。但從長期看,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是大勢所趨。
董希淼指出,存款是重要的金融產品,與金融市場和公眾利益息息相關。存款利率下降,偏好存款的居民收益將減少,但也具有多方面積極意義:一是有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進一步推動銀行降低實體經濟實際融資成本;二是約束銀行對存款的不理性競爭行為,克服負債業務“規模情結”和“速度沖動”,增強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三是中長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減少短期存款與中長期存款之間的“價差”,也有利于減少套利行為,使銀行存款期限結構更加合理。
文:魏薇 實習生周月池 編輯:王玉玲 審校:羅琨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